記者 楊小妹
著一身襦裙穿行在長安十二時辰街區(qū)賞大唐盛世,坐在吉尼斯世界紀錄“最大劇院舞臺”看《赳赳大秦》,戴著VR眼鏡在《兵馬俑奇妙夜》感受古今交融的魅力……
近年來,隨著科技賦能效應不斷凸顯,沉浸式文旅產業(yè)展現出強勁的發(fā)展活力。從“走馬觀花”到深度游覽、從“你演我看”到雙向互動、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參與,如今的文旅場景不再是簡單的游覽,而是通過多線性的體驗和參與,讓游客獲得更有品質的文化體驗。
作為十三朝古都,西安依托周秦漢唐深厚的文化積淀,將歷史文化與沉浸體驗深度融合,打造出一批現象級項目,不僅重塑了游客的文旅體驗方式,更讓千年古都在新時代煥發(fā)出全新活力。
古城新韻
沉浸式文旅項目百花齊放
“和NPC互動太有趣了,這種體驗特別奇妙,每一個細節(jié)都讓我仿佛穿越回唐朝”……近日,在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qū),游客劉欣興奮地說。
2022年,陜文投集團基于同名影視劇IP打造了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qū),沉浸式全景復刻盛唐市井文化。作為西安乃至全國現象級的文旅IP,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qū)從全球23個國家和地區(qū),上千個參評項目中脫穎而出,榮獲“2025全球旅游創(chuàng)新貢獻獎”,成為陜西省唯一獲獎的項目。
近年來,西安大力發(fā)展沉浸式文旅產業(yè),眾多項目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給游客提供了視覺、聽覺、觸覺等多重體驗。
西安博物院的《氣象長安》沉浸式環(huán)幕影院,讓游客跟隨絲路來客胡人少年,穿越長安街巷,一日歷四季,全景式體驗長安人多姿多彩的生活;永寧門的《夢長安——大唐迎賓盛禮》,以城墻為實景,藝術再現盛唐最高迎賓禮節(jié),讓游客感受古代帝王入城的尊貴與榮耀;長安書院的《長征·四渡赤水》借助虛擬現實技術、定制全感裝置以及實景劇情演繹,將體驗者帶入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歲月。
科技賦能
讓沉浸式體驗“如虎添翼”
在大唐不夜城步行街沿線,各類VR、XR體驗店星羅棋布,成為新消費場景的亮眼標志。
《唐朝詭事錄·西行》國潮沉浸劇場依據同名劇集打造,通過VR技術實現空間擴展,為游客打開一扇穿越古今的門,讓游客置身幾萬平米的虛擬場景中,沉浸式游覽大唐盛世。
《兵馬俑奇妙夜》則賦予秦兵馬俑鮮活的生命力,游客化身為“小小兵馬俑掛件”,在詼諧有趣的劇情中,跟隨“將軍”騎馬出征?,F場數字演繹的《兵馬俑·幻境》《秦·兵馬俑》弧幕影片,通過極具沖擊力的視覺效果,帶領游客回溯千年,沉浸于大秦帝國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之中。
隨著先進科技的不斷融入,西安的沉浸式演出為游客呈現了一場場文化與視聽的盛宴,傳承絲路精神的《駝鈴傳奇》、華清宮實景演繹的《長恨歌》、“非遺+科技”結合的《無界·長安》等受到中外游客好評。
《“十四五”旅游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提出,“加快推進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征的智慧旅游,擴大新技術場景應用”。作為陜西省“十四五”重大文旅項目,《赳赳大秦》打造了全球首個貫穿行進式沉浸劇場,通過大型可移動座椅以及多媒體視覺效果的運用,搭配全息、水幕和視頻跟蹤系統(tǒng),為觀眾帶來了全方位的沉浸式體驗。
《赳赳大秦》出品人龐博說:“考慮到數字技術無法完全替代親臨歷史現場的感受,就把劇院選址在毗鄰昔日阿房宮遺址之處。整部演出的制作團隊聚集了國內外頂級創(chuàng)作資源,合力打造了一場沉浸式演出,讓觀眾切身感受幾千年前秦人馳而不息、奮斗不止的精神。”
“文化是基礎、旅游是載體,科技的加持為沉浸式文旅項目的發(fā)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省社科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張燕說,隨著5G、全息投影、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沉浸式文旅項目將更加多元化和個性化。科技因素不能僅體現在旅游項目上,還應體現在游客“吃住行”等生活場景,要加大人工智能、機器人等在文商旅融合中的應用,讓科技全方位服務游客體驗。
未來可期
沉浸式產業(yè)邁上新臺階
2024年初,西安市政府發(fā)布了《西安市促進文化旅游體育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若干措施》,明確提出發(fā)展數字文旅經濟,鼓勵開發(fā)文旅元宇宙應用。
為進一步推動西安XR產業(yè)發(fā)展、生態(tài)構建及產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2024年9月,西安市政府發(fā)布了《西安市培育打造XR產業(yè)鏈工作實施方案》,支持在虛擬景點重現、自然景觀模擬、文化故事講述等方面開發(fā)多元化沉浸式體驗內容,建設沉浸式內容共建共享平臺。
張燕認為,西安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這是其發(fā)展沉浸式文旅的最大優(yōu)勢。借助這份文化積淀,搭配政策的精準支持,西安一直在探索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與“沉浸式體驗”融合的創(chuàng)新路徑。
近日,西安市政府發(fā)布《西安市打造唐詩文化品牌實施方案》,計劃利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努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能夠充分彰顯中華文明的“唐詩之都”文化品牌。
西安市曲江新區(qū)管委會副主任常文芝介紹,未來將依托優(yōu)勢資源,聚焦文旅融合,深挖唐詩內涵,努力推出更多具有唐詩韻味的沉浸式文旅場景。
此外,曲江新區(qū)還將持續(xù)推出全新沉浸式互動演藝,引進“沉浸式戲劇+”“元宇宙劇場”等新業(yè)態(tài),打造現象級小劇場新地標。亞洲最大的飛行劇院——曲江飛行劇院已于9月27日正式營業(yè),該劇院利用先進的視聽技術,讓游客沉浸式感受大唐文化。
“除了深挖文化資源,加強人才培養(yǎng)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張燕建議,西安應充分發(fā)揮高校和科研機構眾多的優(yōu)勢,統(tǒng)籌人力資源,組建專家團隊,積極引進國內外優(yōu)秀的文旅創(chuàng)意人才和技術人才,為西安沉浸式文旅產業(yè)的發(fā)展注入新鮮血液。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