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清晨5時,薄霧還未從洛南縣城關街道陶嶺社區(qū)的上空散盡,放心蔬菜種植基地的大棚已透出微光。菜農張平早早起床提著桶,一頭扎進大棚中,小心翼翼地采摘著紅彤彤的西紅柿,身體穿梭在藤蔓間時,特意避開了懸掛在大棚內的黏蟲板——這是基地“物理防蟲”的標配。
“現(xiàn)在種菜講究‘生態(tài)賬’,不用化肥農藥,菜長得嫩,吃著也安心。”張平直起腰,用袖口擦了擦額頭的汗珠,臉上滿是踏實的笑容。
生態(tài)底色筑牢“菜籃子”根基
洛南縣地處秦嶺南麓,平均海拔800米,年均日照2000小時,晝夜溫差大的獨特氣候,為蔬菜種植提供了天然優(yōu)勢。
“咱這地方,就是老天爺賞飯吃。”在城關街道劉澗社區(qū)的洛南縣“放心菜”種植基地里,洛南康勝潤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懷太有笑著說,臉上洋溢著自豪,“海拔高、晝夜溫差大,而且空氣干凈,水源純凈,蔬菜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生長,想不好都難。”
但“放心菜”的誕生,從不是單靠自然稟賦就能決定的,科學種植這一“硬支撐”,同樣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力量。
為了優(yōu)化種植環(huán)境,基地在土壤改良上下足了功夫。“要想在這里種出高品質的蔬菜,必須先把原有的土換掉。將沒有播種過的新土拉到基地,再摻入有機肥,覆蓋掉原先的土壤,平均厚度達到兩米。”懷太有從地里撿起一塊土疙瘩,向記者展示。
這些新土都是經過嚴格篩選,不含任何化肥、農藥殘留,干凈無污染。肥料則采用當?shù)啬膛pB(yǎng)殖場的牛糞,經過60天高溫發(fā)酵,制成優(yōu)質有機肥。
“這有機肥,肥力足,還能改善土壤結構,種出來的菜賣相和口感都沒得說。”懷太有邊說邊抓起一把泥土,細細揉搓,泥土散發(fā)著淡淡的腐殖質氣息。
為了從源頭杜絕農藥殘留,洛南縣全面推行“統(tǒng)一供種、統(tǒng)一施肥、統(tǒng)一植保、統(tǒng)一采收、統(tǒng)一檢測”的“五個統(tǒng)一”管理模式。
在園區(qū)的農資配送中心,記者看到貨架上整齊擺放著有機肥和生物農藥。“以前有人圖便宜買劣質農藥,現(xiàn)在統(tǒng)一供應,既安全又省心。”懷太有給記者算起了品質賬。“現(xiàn)在用的生物農藥成本雖然比以前高,但收購價每斤能多賣5毛錢,消費者也更認可。”
據(jù)了解,今年年初,洛南縣瞄準全國高品質蔬菜市場需求,在城關街道、古城鎮(zhèn)、麻坪鎮(zhèn)等地確定了3000畝土地建設“放心菜”種植基地,這些基地均選址在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良的區(qū)域,遠離污染源,形成了全域綠色種植的格局。
全程溯源守護“舌尖安全”
走進洛南縣古城鎮(zhèn)四聯(lián)村的蔬菜大棚,一股濕潤的泥土氣息撲面而來,嫩綠的蔬菜植株在大棚里整齊排列,葉片上還沾著晨露,透著勃勃生機。
“現(xiàn)在種菜可不能再靠老經驗了,科技才是關鍵。”洛南蔬菜種植專家楊月芳站在大棚里一邊觀察蔬菜生長情況,一邊介紹,“你看這土壤,有機質含量高,植物根系就發(fā)達,生長更健壯,抗病性自然就強,蔬菜品質從根上就有了保障。”
為讓蔬菜產業(yè)穩(wěn)穩(wěn)站在“高質量”賽道上,洛南縣早早就搭起了“專家智囊團”,不僅請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團隊把脈支招,還依托楊月芳等本地種植專家,為全縣“放心菜”基地提供從選種到采收的全程技術指導。而“水肥一體化”正是科技落地的關鍵一步。“我們所有基地都安裝了滴灌系統(tǒng),精準控制每一株蔬菜的水分和養(yǎng)分供應,這樣既能節(jié)約用水,又能保證蔬菜在生長過程中得到充足的營養(yǎng),生長速度快,品質也更穩(wěn)定。”楊月芳說。
同時,在病蟲害防治方面,基地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采用在蔬菜植株間懸掛黏蟲板、以蟲治蟲的生物防治方法。
“不到萬不得已,絕不用化學農藥!”古城鎮(zhèn)放心菜種植基地負責人楊濤的話擲地有聲,“咱種‘放心菜’,就得對消費者的健康負責,不能砸了招牌。”
從田間到餐桌,“放心”二字還需過好檢測關。在洛南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中心,實驗室里的工作人員正忙著對當天抽檢的蔬菜樣本進行檢測。
記者看到,工作人員將蔬菜樣本切碎、研磨、提取,然后通過儀器檢測樣本中的農藥殘留量。
“我們采用的是高效液相色譜法,能夠檢測出有機磷、氨基甲酸酯等20多種常見農藥殘留,檢測結果在40分鐘內就能出來。”檢測中心質檢員王濤介紹,中心每天都要對入庫和出庫蔬菜進行檢測,合格率始終保持在99%以上。
為了實現(xiàn)“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溯源,洛南縣還建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tǒng)。每一個“放心菜”基地產出的菜都有專屬的“身份證”——溯源二維碼。消費者掃描二維碼,就能看到蔬菜的種植過程、施肥用藥情況、檢測報告等信息。
“有了這個溯源碼,消費者買得放心,我們賣得也更有底氣。”楊濤笑著說。
高效配送打通“最后一公里”
每天清晨,天還未亮,古城鎮(zhèn)四聯(lián)村“放心菜”種植基地就已經熱鬧起來。工人熟練地采摘、搬運、分揀、裝袋,將一筐筐新鮮蔬菜送上冷鏈運輸車輛。這些蔬菜將乘冷鏈車抵達洛南縣蔬菜配送中心的倉庫,隨后在24小時內抵達西安、商洛等地的各大商超、市場,擺上百姓的餐桌。
下午3時,在洛南縣蔬菜配送中心的倉庫里,工作人員將剛從基地采摘的新鮮蔬菜進行分揀、打包、貼標,準備配送到各大超市和直營店。
“我們采用‘基地直采+集中配送’的模式,每天凌晨從基地采摘蔬菜,上午進行分揀打包,下午就能配送到各個銷售點,確保蔬菜新鮮度。”配送中心運營負責人孫旭介紹,中心配備了12輛冷鏈配送車,能夠保證蔬菜在運輸過程中的溫度控制在0℃—4℃,有效延長蔬菜的保鮮期,讓市民吃到的每一口都帶著田間氣息。
在四皓街道柳林廣場旁的放心蔬菜直營店專柜前,市民李月霞拿起一棵蓮花白,仔細看了看上面的溯源二維碼,然后滿意地放進購物籃:“以前買無農殘蔬菜全靠碰,現(xiàn)在直營店的菜不僅新鮮,掃個碼啥都清楚,買著放心。”
據(jù)直營店負責人介紹,直營店每天都會根據(jù)銷量情況,及時從配送中心補貨,既保證貨架滿滿當當,也讓價格始終平穩(wěn),不讓“放心菜”變“高價菜”。
為了滿足市民多樣化的需求,洛南縣還創(chuàng)新“放心菜”銷售方式,推出禮盒包裝。“禮盒裝推出以來,受到了不少市民的歡迎,尤其是上班族和老年人。”孫旭介紹,同時,還積極與大型商超合作,主動對接西安朱雀農產品批發(fā)市場,鋪開訂單農業(yè)、直供直銷網絡。
如今,貼有“洛南產地認證”標簽的蔬菜專區(qū),在各大市場里格外吸睛,帶著泥土清香的菜品一上架,就成了消費者的優(yōu)先選擇。
從田間科學種植,到全程質量把控,再到配送環(huán)節(jié)的高效便捷,洛南縣用一條完整的產業(yè)鏈守護著“放心菜”,讓“放心菜”走進了千家萬戶,也讓老百姓的“菜籃子”拎得更安心、更舒心。(記者 王斌 通訊員 王江波 黨率航 謝非)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