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記者 馬相
中國疾控中心監(jiān)測顯示,受多方面因素影響,今年我國的流感流行季可能提前到來,流行毒株也與去年不同。當前主流毒株是甲型H3N2,和去年的甲型H1N1亞型不同,傳染性更強,不少人開始擔心“中招”。如何科學預防流感?記者采訪了西安市紅會醫(yī)院呼吸內科主任李曉利。
李曉利介紹,甲型H3N2流感病毒之所以“難纏”,關鍵在于它自帶“變異屬性”。病毒表面的H(血凝素)和N(神經氨酸酶)蛋白就像“身份牌”,“H3N2”便是“3號H+2號N”的組合,而它的單鏈RNA遺傳物質在復制時總愛“出錯”,導致蛋白模樣悄悄變化,這也是每年都要更新流感疫苗的核心原因。
甲型H3N2流感病毒的傳播能力比普通感冒病毒強不少,主要靠三種方式“擴散”:患者咳嗽打噴嚏的飛沫能在1-2米內傳染他人,這是最主要的傳播途徑;接觸被痰液、鼻涕污染的門把手、手機等物品后,再摸口鼻眼,也容易中招;在密閉空間里,飛沫蒸發(fā)形成的氣溶膠能懸浮數(shù)小時,增加遠距離傳播風險。
感染流感后,癥狀的潛伏期1-4天,發(fā)病后可能突然高熱至38℃-40℃,伴寒戰(zhàn)、肌肉酸痛、頭痛、乏力,發(fā)熱會持續(xù)3-5天,乏力、咳嗽等不適感甚至要1-2周才會消退。對于5歲以下兒童、65歲以上老人、孕婦、有基礎疾病者和BMI超30的肥胖人群,還可能引發(fā)病毒性肺炎、心肌炎等嚴重并發(fā)癥,風險不容小覷。
李曉利說,好在甲型H3N2流感病毒對奧司他韋、扎那米韋等主流抗流感藥物仍敏感,只要抓住“黃金48小時”,即癥狀出現(xiàn)后48小時內用藥,就能縮短2-3天病程,降低40%的并發(fā)癥風險。但她提醒大家務必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擅自用藥或隨意停藥可能誘導病毒耐藥。
如何區(qū)分流感和普通感冒?李曉利表示,普通感冒由鼻病毒等引起,起病緩、多低熱,以鼻塞流涕等局部癥狀為主,5-7天就能自愈;而流感起病急、高熱持久,全身酸痛乏力明顯,傳染性強,還可能引發(fā)嚴重后果,恢復時間也更長。
想要防住甲型H3N2流感病毒,需要做好四步。李曉利建議,一是打疫苗,這是最有效的預防方式,高危人群尤其要在流行季前接種,且建議每年更新;二是守細節(jié),去人員密集場所戴口罩,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20秒以上,咳嗽打噴嚏用紙巾或肘部遮擋,每天開窗通風30分鐘;三是強免疫,每天保證7-8小時睡眠,多吃維生素和蛋白質,每周3-5次、每次30分鐘的散步或慢跑能筑牢健康屏障;四是早處置,出現(xiàn)疑似癥狀別硬扛,48小時內及時就醫(yī),確診后遵醫(yī)囑用藥,生病期間居家休息,避免傳染他人。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