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南山深處龍駒古寨東南40公里的峽谷高地上,坐落著一個名滿三秦、享譽華夏的神奇要塞—武關古塞,因北臨少習山,春秋時名少習關,戰(zhàn)國時秦占領后改稱武關。為秦之南關、關中鎖鑰,與東函谷關、西大散關、北蕭關并稱關中“四塞”。

武關古塞北依陡峭的少習山,東西南三面武關河環(huán)繞,扼秦楚之交,據(jù)山川之險,地勢險要,險阻天成,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有詩贊曰:“重關天塞控神州”“武關一掌閉關中,襄鄖江淮路不通”。
自西周以來,歷代設關防守,為軍事重地,漢代曾遷弘農(nóng)都尉于武關,唐建都尉府,明清設千總衙門、巡檢司。古塞城墻原來由黃焦土構筑,頂部用磚砌成水道,城門用磚壘砌,東西南各開一門,上有城樓,雄偉高大,易守難攻。城東門外額有兩個雄勁的石刻大字:武關,內(nèi)額鍥古少習關,西門外額為“三秦要塞”。昔日的古塞,雄關漫漫,戰(zhàn)旗獵獵,亂則據(jù)險可守,清則通達天下,為三秦之重要門戶,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古戰(zhàn)場之一。西周末年,周昭王親率大軍出武關伐楚;春秋時期,秦多次出武關助楚平叛滅庸;戰(zhàn)國時期,商鞅因變法觸及貴族利益被誣告謀反,逃至武關投宿遭拒,被迫返回封地起兵,被俘而死;楚懷王因不聽屈原忠告,被秦昭襄王扣押于武關,囚禁咸陽至死,秦出武關東取十五城;秦末劉邦率義軍攻克武關,先于項羽入長安,成就漢室帝業(yè);漢景帝前三年,周亞夫出武關平定“七國之亂”;唐代郭子儀整兵西出武關,吐番聞風而逃;黃巢出武關轉戰(zhàn)中原;李自成屯兵商山,出武關攻入北京建立大順政權;白蓮教、太平天國、義和團攻入武關,震撼朝廷;賀龍1932年率領紅三軍攻入武關,擊敗國民黨部,勝利北上。歷年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如類似西安漢宮出土的五角形陶制下水管道、“武侯”“千秋萬歲”瓦當,及各類兵器、陶器、青銅器等。城東四道嶺現(xiàn)存著名的秦楚分界墻。城南現(xiàn)存武關古街,長250余米,原為小石子街面,瓦屋頂,木質鋪面門,青石臺階,石雕門當,極雅致的花雕木門窗,一色的南方建筑風格,尤以保存完整的田家大院而遠近聞名;城西有關帝廟和戲樓,為古塞人祭祀和聚會的地方;城東及城西現(xiàn)存武關古城墻遺址依稀可辨,向世人展示著武關曾有的歷史與輝煌。

武關古塞不僅是軍事要地,而且風光綺麗,氣候溫潤,風景宜人,古來就有余光反照、石橋古渡、筆山鹿鳴、龍?zhí)豆潘隆⒊幩~妖、白巖仙跡、玉泉串珠等武關八景,武關勝塞因而被列入全國名勝辭典。歷代文人騷客韓愈、白居易、杜牧、李商隱、寇準、譚嗣同等駐足武關,無不留有佳作傳世,“來往悲歡萬里心,多從此處計浮沉”。

古塞地連秦楚,物兼南北,人杰地靈,林木蔥蘢,荷塘碧浪,稻香十里,一派南國風光。當?shù)厝怂枷腴_放、頭腦靈活,在南京、廣州東南沿海多有創(chuàng)業(yè)成功之士,以餐飲業(yè)最為有名,在南京形成了丹鳳武關餐飲一條街。古塞當?shù)爻霎a(chǎn)水稻、小麥、油桐、茶葉、花生、核桃等。古來就以盛產(chǎn)娃娃魚、甲魚享譽一方。其中武關甲魚為秦漢以來的上等貢品。現(xiàn)代以核桃最為馳名。1958年周恩來總理親筆簽名為武關八一林場頒發(fā)獎狀,毛澤東主席:“陜西商洛專區(qū)每戶種一升核桃,這個經(jīng)驗值得各地研究”重要批示出自武關,并曾親自手書唐代李涉《再宿武關》詩:“遠別秦城萬里游,亂山高下入商州,關門不鎖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留下了一代偉人頌揚武關的千古墨寶。

漫步武關街頭,穿越時光的隧道,你仿佛能看見幾千年前的漫漫雄關矗立眼前,烽火連天,狼煙滾滾,戰(zhàn)馬嘶鳴,英雄逐鹿…我在想,若能將歷史上著名的秦楚爭雄、武關古戰(zhàn)場以古代軍事文化公園的形式再現(xiàn)眼前,向世人開放,興許會是一道尋古探幽、懷古思今的旅游風景呢。

武關古塞曾經(jīng)見證了華夏民族風起云涌的戰(zhàn)爭歷史,而今正踏著新的時代節(jié)奏,昂首闊步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來源:商洛文旅)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