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和激勵學生學習先進、爭當先進、崇尚先進,引導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充分發(fā)揮好思政社會“大課堂”作用,推進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進一步深化“勞模工匠進校園”宣講活動,創(chuàng)新打造思政教育新模式。“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是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勇敢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
6月9日上午,“中國夢•勞動美—凝心鑄魂跟黨走 團結奮斗新征程”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暨榆林市“五老”育人勞模工匠先進事跡巡回宣講活動正式啟動。之后分別先后走進綏德縣、定邊縣、吳堡縣、清澗縣、榆林高新區(qū)。榆林市關心下一代工作“最美五老”石光銀、路生梅、姜良彪等“五老”在榆陽區(qū)舉行首場報告會。
報告會上,榆林市關心下一代工作“最美五老”石光銀、路生梅,姜良彪等多位“五老”圍繞自己的奮斗故事與黨員的初心使命作了精彩宣講。他們結合各自工作生活實際,以通俗親切的表達、鮮活具體的事例,通過分享在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一線、堅守與奉獻崗位、科技創(chuàng)新攻堅、基層社會治理現場的難忘經歷與拼搏故事,展現了勇于擔當、攻堅克難的責任意識,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扎根基層、服務群眾的為民情懷,讓創(chuàng)新精神、奮斗精神、奉獻精神更具感染力、穿透力,進一步凝聚奮進力量。省、市、區(qū)勞模,醫(yī)護、環(huán)衛(wèi)等青年代表聆聽宣講。
6月9日下午,勞模工匠先進事跡巡回宣講活動走進吳堡。榆林市關工委“最美五老”、神木市關工委駐會“五老”全國勞動模范張應龍講述了自己堅守毛烏素沙地20余年,以科技創(chuàng)新走出一條循環(huán)治沙之路,以家國情懷將茫茫沙海繪為美麗綠洲的感人故事。
在綏德縣,榆林市關工委委員、勞模工匠常如正作主題為《“用愛耕耘,為黨育人”——在教育路上踐行初心使命》的報告,他結合親身經歷,講述了自己獻身教育、勇于創(chuàng)新、扎根一線、敬業(yè)奉獻的先進事跡。
“五老”們的發(fā)言,既講述了育人故事,也分享了育人經驗,更見證了育人成果,充分展現了廣大勞模工匠的榜樣引領作用,和“五老”隊伍在育人工作中,獨特而重要的作用。
定邊縣第四中學學生王國全表示,從“五老”勞動模范們的故事里,我深刻地明白了書本上勞動精神中那份不屈不撓,以及工匠精神中的大膽創(chuàng)新,值得我們更加努力地向他們學習。
定邊縣田園小學校長李鵬認為,通過他們的報告,我真正體會到了幸福是奮斗出來的。作為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一名勞模,我應該以身作則,向他們學習,要帶好我們的隊伍,為我們教育好下一代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作為一名快遞員,我將從小事做起,想方設法提升客戶滿意度、體驗感,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自己的貢獻。”清澗縣的“快遞小哥”惠彤深有感觸地說。
通過“五老”與師生互動、實踐體驗,在弘揚“勞模工匠精神”的同時,也為培養(yǎng)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撐。未來,榆林市關工委將繼續(xù)深化“勞模工匠進校園”宣講活動,推進“勞模工匠進校園”常態(tài)化,讓更多師生從勞模故事中汲取奮進力量,為新時代人才培養(yǎng)注入新動力。
據悉,本次巡回宣講活動從6月9日開始,至13日結束,宣講團17位“最美五老”、勞模、先進工作者和工匠代表將赴各縣市區(qū)、企業(yè)、學校等地進行20場次宣講。(來源:榆林市關工辦)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