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欧美综合一区二区,夜夜嗨AⅤ国产精品,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站,国产区日韩去区

  1. 赴一場“農”墨重彩的盛會

    2025-10-31 09:52:11  來源:人民網-陜西頻道  


    [摘要]32年前播下的農業(yè)科技“種子”,如今已在億萬田間結出碩果,農高會正以新質生產力為筆,書寫著農業(yè)發(fā)展新未來畫卷。...

      金秋楊凌,又逢盛會。剛剛落幕的第三十二屆中國楊凌農業(yè)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以下簡稱“農高會”)以“新質生產力 農業(yè)新未來”為主題,吸引了近50個國家的1800余家企業(yè)參展。

      從1994年成交額僅7.3億元的“鄉(xiāng)鎮(zhèn)大集”,到如今促成合同簽約額達258億元的農業(yè)科技高地,32載歲月,農高會完成了華麗蛻變。

      專家“坐診” 農民“解憂”

      10月26日,記者走進農高會的農業(yè)科技專家咨詢活動現場,這里擠滿了來“問診”的農民朋友。

      “俺家6畝小麥連續(xù)兩年減產,是不是肥料沒選對?”63歲的李建春攥著筆記本急切地向小麥專家張正茂請教。

      這位從1998年就到楊凌“趕會”的老農,曾靠專家“處方”解決過甜瓜黃葉難題,這次特意記下了專家電話,約定“春播時再請教”。

    楊凌農高會農業(yè)科技專家咨詢活動現場。人民網記者 孫挺攝

      楊凌農高會農業(yè)科技專家咨詢活動現場。人民網記者 孫挺攝

      在咨詢區(qū)的另一頭,果樹專家王艷正在給幾位果農講解蘋果冬季修剪技術。她一邊拿著樹枝模型演示,一邊在紙上畫修剪示意圖。

      “剪的時候要注意留好結果枝,對過密枝條適當疏除,這樣才能保證通風透光,明年果子才能長得又大又甜。”王艷說。

      據了解,為期4天的百名農業(yè)科技專家咨詢活動,累計接待現場群眾3.5萬人次,線下線上解答群眾咨詢問題1.2萬余條。

      農機升級 農技煥新

      10月25日農高會開幕當天,來自咸陽乾縣的農民齊小震,天沒亮透就趕往楊凌,準備為自家農田挑選一臺“大家伙”。

      在智慧農機展區(qū),他反復咨詢對比,最終鎖定一臺200匹馬力的拖拉機。“家里90匹馬力的‘老伙計’跟不上趟了,展會補貼力度大,還能現場試駕。”齊小震說。

    10月25日,參觀者在楊凌農高會參觀智慧農機。人民網記者 孫挺攝

      10月25日,楊凌農高會的智慧農機吸引了眾多參觀者。人民網記者 孫挺攝

      武功縣獼猴桃種植戶王管路則在微型農機區(qū)駐足,一款可遙控的純電割草機讓他眼前一亮,“充30度電能割30畝地,一畝成本才5毛錢,太適合俺的果園了。”

      過去,農民看展是為了挑選優(yōu)質種子、實用農具?,F在,無人機植保、智能巡檢機器人、數字農業(yè)云平臺等“高科技家伙”成了展館里的“明星”。

      “以前種銀耳,全靠天吃飯、憑經驗管理,一年頂多收一茬,現在有了方艙,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全由系統(tǒng)自動調控,一個月就能收一次。”陜西壹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安國強指著食用菌智慧方艙里的銀耳,向參觀者展示高科技種植的神奇“魔法”。

      良種亮相 農展吸睛

      10月27日,農高會B館第十屆楊凌種業(yè)展區(qū)熱鬧非凡。展區(qū)內,參觀者紛紛將手機舉過頭頂,鏡頭齊刷刷對準展板上的“農業(yè)農村部主導主推品種榜”。

      “哪種玉米煮著吃甜?”“哪個品種抗病早熟?”展位前,觀展群眾圍繞榜單連聲發(fā)問。

    楊凌農高會B館第十屆楊凌種業(yè)展區(qū)的玉米品種展示。楊凌示范區(qū)管委會供圖

      楊凌農高會B館第十屆楊凌種業(yè)展區(qū)的玉米品種展示。楊凌示范區(qū)管委會供圖

      此次展區(qū)集中展示了小麥、玉米、油菜、蘋果、蔬菜等多領域良種,其中,西農511、偉隆169、陜單650、秦脆、秦白2號等品種,正是近年來楊凌交出的種業(yè)答卷。

      “我們現在育成了含油量達到66%的油菜種質資源,這是全球含油量最高的種質資源,在這個基礎上,我們也育成了含油量達52%的油菜品種,很快就會進入大田生產。”陜西省雜交油菜研究中心副主任董育紅說。

      近年來,楊凌以建設國家旱區(qū)種業(yè)創(chuàng)新基地為抓手,建成了楊凌種子產業(yè)園、國家(楊凌)旱區(qū)植物品種權交易中心、國家(楊凌)農作物種質資源中轉隔離基地、楊凌種業(yè)創(chuàng)新中心,聚集了種業(yè)企業(yè)110余家,新增國家級育繁推一體化種業(yè)企業(yè)3家。

      32年前播下的農業(yè)科技“種子”,如今已在億萬田間結出碩果,農高會正以新質生產力為筆,書寫著農業(yè)發(fā)展新未來畫卷。

    編輯: 孫璐瑩

    相關熱詞: 楊凌農高會 農業(yè)科技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