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fā)布相關通知,在實名制、轉賬管理、特約商戶等方面提出相關措施。其中,符合相關要求的,可不再執(zhí)行自助柜員機具轉賬24小時后到賬的規(guī)定。
針對此前采取的個人自助柜員機具轉賬資金24小時后到賬的臨時性措施,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通過自助柜員機具誘騙詐騙數量已很少,銀行自助柜員機具已基本完成改造,防詐騙功能大幅提升,在兼顧安全性與便捷性的基礎上,經商公安部門,對自助柜員機具轉賬管理政策作了適當調整。
調整后,通過自助柜員機具為個人辦理業(yè)務時,可在轉賬受理界面(含外文界面)以中文顯示收款人姓名、賬號和轉賬金額等信息(姓名應當脫敏處理),并以中文明確提示該業(yè)務實時到賬,由客戶確認。符合上述要求的,可不再執(zhí)行自助柜員機具轉賬24小時后到賬的規(guī)定。
此外,通知要求支付機構合理設置并動態(tài)調整同一單位所有支付賬戶余額付款總限額,于6月30日前按要求完成存量單位支付賬戶實名制落實情況核實工作等。央行表示將加大對買賣賬戶等違規(guī)行為的懲戒力度,今年6月底前對存量特約商戶開展一次全面巡檢。
>>多知道點
ATM機改造 增加了這些防詐騙功能
據了解,自助柜員機改造升級后,在辦理轉賬業(yè)務中增加了漢語語音提示,通過文字、標識、彈窗等設置了防詐騙提醒,非漢語提示界面能對資金轉出等核心關鍵字段提供漢語提示等。
隨著移動支付的發(fā)展,層出不窮的電信詐騙也轉移至第三方支付渠道。一些第三方支付平臺陸續(xù)推出“延時到賬”功能防詐騙。比如支付寶的延時到賬2.0功能可以做到:只要延時轉賬還未到賬,及時報警就能凍結交易,一旦警方下達止付指令,轉賬就能原路退回。這意味著,選擇這一服務的用戶,若到賬前發(fā)現(xiàn)被騙,及時報警,轉賬就有可能被撤回。 據《第一財經》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