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欧美综合一区二区,夜夜嗨AⅤ国产精品,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站,国产区日韩去区

  1.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丨愛民模范馬定夫:決不能讓群眾受到鬼子傷害

    2025-07-18 10:58:11  來源:新華社  


    [摘要] 在山西省晉中市太谷區(qū)(原太谷縣)東南部的山頂有一個村子,原名楓子嶺村,為紀念在楓子嶺戰(zhàn)斗中犧牲的馬定夫烈士,更名為馬定夫村。...

      新華社太原7月17日電 題:愛民模范馬定夫:決不能讓群眾受到鬼子傷害

      新華社記者王勁玉

      在山西省晉中市太谷區(qū)(原太谷縣)東南部的山頂有一個村子,原名楓子嶺村,為紀念在楓子嶺戰(zhàn)斗中犧牲的馬定夫烈士,更名為馬定夫村。

      1943年7月23日,這是一個悲壯而難忘的日子。在太谷縣楓子嶺村,八路軍太行二分區(qū)三十團政委馬定夫率領三連戰(zhàn)士,與數倍于己方的敵人進行了一場浴血鏖戰(zhàn),子彈打光了,用刺刀也要沖鋒向前,為的是掩護一千余名群眾和搶收的糧食安全轉移。激戰(zhàn)中,馬定夫等12名八路軍將士犧牲,年輕的生命永遠地融入了太谷這片熱土。

      “有我們就有群眾,我們決不能讓群眾受到鬼子的傷害!”馬定夫村村民趙守柱老人是那場戰(zhàn)爭的親歷者,每次采訪老人,他都能回想起在戰(zhàn)爭最慘烈的時刻,馬定夫舍生忘死保護村民的畫面。

      這是馬定夫像。

      1915年,馬定夫出生在山西省榆社縣一個富裕的農戶家庭。1930年秋,馬定夫先后考入太原新民中學、太原友仁中學,皆因組織學潮而遭開除。1933年,馬定夫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學,繼續(xù)宣傳革命思想,因抨擊地主豪紳欺壓百姓、揭露社會黑暗面被學校開除。

      1935年,馬定夫離開山西省,赴北平(今北京市)考入鏡湖中學讀高中,開始同中共地下黨組織接觸,進一步受到愛國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思想教育。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外圍組織——反帝大同盟,受到黨組織的培養(yǎng),于1936年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37年七七事變后,日軍為控制華北戰(zhàn)略要地及資源大舉進犯山西,馬定夫毅然投筆從戎,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山西抗日前沿榆社縣,發(fā)動群眾抗日救國。他參加犧牲救國同盟會并擔任特派員,同年10月,參與創(chuàng)建榆社縣抗日游擊隊,經常率領隊員深入敵后,破壞鐵路、割電線、截車輛、捉漢奸,打擊敵人,屢建戰(zhàn)功。

      1943年夏天,小麥成熟之際,日軍利用各種特務組織,對太谷全縣麥田進行細密調查估產,準備搶糧。時任太行二分區(qū)新編十旅第三十團政治委員的馬定夫奉命率領第三十團三連來到太谷南山根據地,保衛(wèi)夏收。這一仗,重挫日軍,擊斃日軍憲兵隊隊長中野,粉碎了日偽軍搶糧行動。

      1943年7月23日,太谷縣六區(qū)區(qū)政府為答謝保衛(wèi)夏收的三十團官兵,干部、群眾在楓子嶺集會。這時,龜縮在黃卦炮臺的日軍,糾集偽軍共二百余人,偷偷出發(fā)到南山一帶“掃蕩”。為掩護群眾安全轉移,馬定夫親自帶領戰(zhàn)士們三次沖殺。在激戰(zhàn)中,他腹部受重傷,還忍痛繼續(xù)指揮作戰(zhàn)。經過3小時激戰(zhàn),部隊占領山頭陣地,又利用有利地形頑強地抵住了敵人的反撲,當場殲敵30多名,打退了敵人。在三十團的掩護下,群眾、糧食沒有遭受任何損失,但馬定夫等12名同志卻英勇地犧牲了。

      為了永志不忘烈士忠于黨、忠于人民的高尚品德,根據群眾要求,八路軍太行二分區(qū)正式命名馬定夫所帶領的第三十團三連為“馬定夫愛民模范連”。傳承著先輩的榮光,這支隊伍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和抗美援朝中屢建功勛。

      1964年,太谷縣人民政府把楓子嶺村改名為馬定夫村,并建馬定夫革命烈士陵園,永遠銘記馬定夫愛民為民的光輝事跡。2019年建成了馬定夫烈士紀念館,2021年7月,太谷區(qū)對馬定夫烈士陵園進行維修,設立烈士墓碑,對馬定夫烈士紀念館重新布展,并上演大型紅色秧歌劇《馬定夫》。

      “1943年7月下旬,馬政委帶領30團被圍困。為了保衛(wèi)楓子嶺,為了保衛(wèi)貧下中農。奮勇突圍殺敵人,壯烈犧牲立功勛……”如今,這首歌謠仍在頌揚著烈士的英勇事跡。

    編輯: 張潔

    相關熱詞: 馬定夫 晉中市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