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欧美综合一区二区,夜夜嗨AⅤ国产精品,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站,国产区日韩去区

  1. 第一觀察 | 讀懂習近平承德之行的歷史啟示

    2021-08-29 15:51:58  來源:新華社  


    [摘要]第一觀察 | 讀懂習近平承德之行的歷史啟示...

      “承德我是頭一回來,一直心向往之。這里的很多事都想了解、實地看一看。”

      8月23日至24日,習近平總書記赴河北省承德市考察。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國內考察,單獨前往一個地級市,這種情況并不多見。這又是總書記第一次到承德,考察點的選擇,意味深長。

      新華社26日播發(fā)了考察紀實,其中有這樣一段話:

      “在承德考察過程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承德見證了我們國家歷史發(fā)展的一些重要歷史時刻,漢藏滿蒙等中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這里留下了許多歷史印記。我們的祖先在中華民族的進步過程中、在文明發(fā)展的過程中,都有哪些政治智慧、做了哪些事情,我們要深入了解。”

      在歷史上,承德留下了哪些“重要歷史時刻”和“政治智慧”?

      實際上,承德作為一個地標進入中華文明史的版圖,始于十八世紀上半葉(命名于1733年,取“承受先祖德澤”之義)。地處京師與塞北之間、中原農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過渡地帶的承德,一度成為清代第二個政治中心,見證了中國多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24日上午,總書記用了半天時間,先后走進承德避暑山莊、普寧寺、承德博物館考察。

      三個考察點的選擇,都頗有代表性——

      8月24日上午,習近平在承德避暑山莊考察。新華社記者 謝環(huán)馳 攝

      “一座山莊,半部清史。”承德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是清代為實現團結邊疆少數民族、鞏固統(tǒng)一而修建的。

      總書記指出:“承德避暑山莊底蘊深厚,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宗教與社會相適應、傳統(tǒng)文化保護和傳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方面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時代意義。”

      8月24日上午,習近平在普寧寺考察。新華社記者 謝環(huán)馳 攝

      在普寧寺,總書記仔細察看了三塊石碑,了解相關史實。

      這三塊石碑——普寧寺碑、平定準噶爾勒銘伊犁之碑、平定準噶爾后勒銘伊犁之碑,四面分別用漢、滿、蒙、藏四種文字鐫刻,而整座普寧寺前半部為漢式、后半部為藏式,漢藏合璧、有機融合。

      正如建筑一樣,合璧交融、和睦共生,方能“安其居、樂其業(yè)、永永普寧”。

      8月24日上午,習近平在承德博物館參觀《望長城內外——清盛世民族團結實錄》展覽。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在承德博物館,總書記參觀了一個專題展覽《望長城內外——清盛世民族團結實錄》。

      總書記多次強調以史為鑒、開創(chuàng)未來。新華社播發(fā)的紀實里,披露了這樣一個細節(jié):

      參觀過程中,一幅展現土爾扈特部萬里東歸的示意圖,吸引了總書記的目光。

      總書記感慨:“土爾扈特部都去了100多年了,最終還是義無反顧要回到祖國,這真正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影響力和向心力。”

      參觀完展覽,總書記還特別提出:“要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好研史學史工作”。

      今年以來,從貴州苗寨,到廣西,到青海,到西藏,總書記頻頻到民族地區(qū)考察調研??疾焱局?,他曾這樣說:“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一個民族也不能少。”

      現代化,是包括所有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qū)在內的現代化;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然是各民族共同繁榮、共同發(fā)展的復興,也必須凝聚各族兒女的智慧和力量。

      在承德,鑒往知來,總書記充滿自信:“在黨的領導下,我們56個民族、14億多人和睦共生,更加堅強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編輯: 孫璐瑩

    相關熱詞: 第一觀察 承德之行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